突然爆火!今天杭州很多人在找它,爆卖10万只...吃过忘不了 今日热文

2023-06-22 07:45:11 来源:杭州日报

你吃过“黄金”包裹的粽子吗

这个端午,杭州

“黄金粽”火了


(资料图)

一口下去,香气四溢

有人说:那是小时候的味道

端午近了,方志平格外忙碌。临安於潜镇,天目山脉。这位56岁的村民,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,每天要花七八个小时,在漫山遍野中寻找一种叫黄荆柴的东西。

黄荆柴是一种药材。在当地,人们会将其烧成灰烬后浸泡糯米,做成黄荆粽。

黄荆粽色泽金黄,寓意吉祥。这种美食的制作技艺起源不详,在方志平的家乡,这项技艺从祖辈流传至今。

端午,是一年中包粽子的高峰。老乡们对黄荆柴的需求,让方志平找到了商机——他每天要砍近1000斤的黄荆柴以及高山粽叶,在次日运到农贸市场售卖。在这一个月中,方志平可以通过这项劳动,为自己增收30000元左右。

至少在过去的70多年里,农户们会在端午前后,自采黄荆柴,而后包上几十个黄荆粽过节。

最近3年多时间,这款当地的美食,逐渐打开了销往城市的通路。黄荆柴,甚至粽叶,这些包粽子材料的需求量猛增。

方志平的买卖,就是黄荆粽广受欢迎的缩影。在山村流传已久的民俗,成了村民致富的法宝。

徐奶奶包了60年的黄荆粽

黄荆灰水浸泡过的糯米

食用后不会有胀胃、反酸感

1962年,临安於潜镇潜东村。12岁的徐雪妹从妈妈手中接过了粽叶。妈妈说,她该学会包粽子了。那时,村里的妇女都会包粽子。包粽子的技艺,也是外婆传母亲,母亲传女儿,一辈辈传承下来的。

“先把粽叶洗干净,大人会拿去焯水、沥干。我再挑两片差不多大小的粽叶叠在一起,折出一个漏斗的形状。”徐雪妹说。

若是有馅儿的粽子,需要先往漏斗里铺一层糯米,继而放入红枣或豆沙,而后再将糯米盖至漏斗的9分满。剩余的粽叶,经过一番折叠、捋平后,就能用绳子埋线缠绕了。

这个过程,听起来并不复杂,可对包粽的人来说,得全神贯注——要夯实糯米,要保持手型,要留足余地,还要掌握好力道。因为这关系着粽子煮熟以后的品相。松了,粽形就像瘪塌的气球。过于严实,又容易在加热过程中崩裂。

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,吃上粽子是一件难得的事。除了端午节外,只有遇到新婚大喜、新房上梁这样的喜事,才有机会吃‍粽子。

与常见的粽子不一样。这里的粽子,是用经过黄荆灰泡制后的糯米做成的。粽子煮熟以后,就像上了一层金黄色的釉一样。因为这层金黄,黄荆粽又被称为“黄金粽”,代表了吉祥如意、黄金万两。

与常见的粽子还不一样。经过黄荆灰水浸泡过的糯米,食用后不会有胀胃、反酸的感觉。二两重的粽子,无论老幼,一顿吃三个都很容易被消化。

全糯米的实粽,一口下去可能觉得寡淡。可是米香和植物清香很快会从食道回击味蕾,激起再吃一口的欲望。如果偏爱甜味,可以蘸着糖吃。或选择包着去核桂圆、甜豆沙的粽子。

“小时候,哪家有喜事了,都会请村民过去帮忙包粽子。小孩子就跟着去看热闹。”徐雪妹。“这种风俗一直到现在都在。”

20岁左右,徐雪妹的家乡迎来了一批城里人——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。她发现,城里人同样爱自己家乡的美食。“他们(知识青年)干的活重,胃口也好,一顿饭吃五六个粽子,就等于吃了一斤多糯米。如果粽子管够,他们可能会吃得更多。”

“来我们这里的知青,不分男女,都会向农民学包粽子的方法。”徐雪妹说。“不是因为粽子包得有多好看,主要是好吃,还方便。”

经过黄荆灰水泡制的糯米,不仅不会让人胀胃,而且还冲去了糯米的黏稠、让粽子更容易保存。

知青上山干活,一走就是一天。往布袋里丢一把煮好的粽子,就是一天的口粮。那时没有冰箱,可一次性煮几十只粽子,只需挂着风干,隔几天再煮一遍,也不会发馊。

徐雪妹说:“所以,黄荆柴是最重要的原料。我年轻的时候,野生的黄荆柴在山脚、山腰,随处可以见到的。不用人管,它自己就会繁殖。”

100斤黄荆柴只能做50只粽子

黄荆柴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。作为中药材,它有祛风、除痰、疏肝理气、止痛、散热止暑等功效。而经过烧制的黄荆柴灰经过煮、沥后,则能得到碱水。

这瓢碱水,便是黄荆粽美味的核心。

端午节前的一周,73岁的徐雪妹和女儿吴爱芳,腰缠柴刀,徒步进了村子附近的一座大山里。

一米多宽的黄泥路,通向大山深处。黄泥路两边,一侧是悬崖,一侧是60度的陡坡。

农村经济条件好了以后,包粽子的频次和数量也大大提高了。黄荆柴虽然繁殖能力不弱,但由于非人工繁殖,几十年前山脚边随手可得的黄荆柴,也因需求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少。

徒步近半个小时,她们才在崖边、坡旁砍得三株黄荆柴。黄荆柴很瘦,五到六年株龄,主干不过6厘米直径,高度与人相当。

徐雪妹说,10斤糯米,需要5斤灰水浸泡。要得到5斤灰水,又需要煮1斤黄荆柴灰。而100斤黄荆柴,只能烧出1斤灰。

这道数学题有些绕。换算下来,包50个2两重的粽子,竟需要砍100斤黄荆柴。

路边难觅黄荆柴,母女俩决定爬上了陡坡。

陡坡上是一片竹林,如果不能用手抓住竹子,常人很难往上方行进。而对我们这些随行采访的城里人来说,仅是走山路已经不易,更别提边走边观察附近有没有黄荆柴了。

母女俩在竹林深处发现了六株黄荆柴。其中最大的一株,直径将近10厘米。

这一趟近两个小时的行程,两人得到了50余斤黄荆柴。

“黄荆粽最费人力的就是两个地方,一个是砍柴,一个是烧灰。”女儿吴爱芳总结道。此时,这位山民已经喘着粗气。

回到家中,徐雪妹架好了火盆。虽然大山里水汽充足,但刚砍下的黄荆柴根本不用晾晒,一经点燃便开始噼啪作响。村里的老人家说,这种植物里面自带油,很容易点着。

烧灰,是将叶子与株干一起烧的。为了防止株干久烧结炭,在烧灰的3个小时里,需有人在火盆旁不停地用杆子往里搅拌。端午前夕,天气已经有炎热的趋势,火盆的热辐射迫使搅拌者绕着火盆作业以避开高温。

50斤黄荆柴,最终化作了5两灰。待灰冷却,被倒入一个布袋,将其浸入沸水内煮汤。二十分钟后,散发着植物清香的淡黄色灰汤煮成了。再将灰汤倒入糯米中浸泡,接下去的几个小时,淡黄色将逐渐与米白色相融。

第二天,徐雪妹和吴爱芳一起,将前一天的劳作包成了20多个黄荆粽。再经柴灶水煮6个多小时,打开锅盖,灶房里满是粽香。

“刚出炉的粽子还有些黏口,放冷了以后再煮十几分钟,黄荆棕的味道就全出来了。”吴爱芳说。“当年那些知青,现在每年还问我妈妈要黄荆粽吃呢。”

民俗成为致富法宝

黄荆粽半年销量已达十万只

三年多前,乡村运营团队"陶乐陶育"来到了潜东村。离高速公路不远,有田、有山、有水,他们看中了这片未经文旅开发的小山村。

“潜东村各方面条件都不错,但我们还想再挖掘些民俗文化出来。”走访村民的过程中,大家注意到了当地美食黄荆粽。

古法制作的过程,中药材原料带来的康养概念,特别是当时村民自给自足的现状,令团队想到了以美食推广农村的点子。

“为了证明黄荆粽易消化的特点,我还特意让我八十岁的老父亲尝了一段时间,的确名不虚传。”运营经理陶心月告诉记者。因此在将游客引到潜东村的过程中,团队又设计了品尝黄荆粽、体验包黄荆粽的环节。

这项在村里的文旅实验,让她收获了意外之喜——就如当年知青的青睐,黄荆粽的口感同样获得了外来游客的认可。

黄荆粽,从自给自足的民俗变成了当地的流量产品。

从三年前开始,会包粽子的村民变得忙碌起来。以前,只有零星的游客会买一些粽子回家,售价只在3元左右。三年后,粽子的零售价达到了5.5元—6元之间。

旅游业低迷的三年多来,从农家销出去的粽子总量也达到了12万只。加入黄荆粽销售的农户们,户均增收2万多元。

“加上当地食品工厂代工的18万只销量,过去三年,这里的黄荆粽总销量有30万只。”陶心月介绍。

到了今年,黄荆粽销量明显增加。仅半年时间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10万只。

忙碌一个月

有村民靠黄荆柴能赚3万元

也在这几年,如方志平这样的“野外高手”,也找到了一门新的营生。

黄荆粽的销量猛增,使得野生黄荆柴供不应求。这两年端午节前的一个月,潜东村的村民方志平每天只能保证3个小时左右的睡眠。

在於潜镇农贸市场见到这位胡子拉碴的大叔时,他脸上的笑容却盖过了本该显露的疲态。

每天3:00多,他会拉着总量近千斤的黄荆柴、黄荆柴灰、粽叶等包粽子的必备品,来到市场练摊。

11:00过后,扒拉几口饭菜,他就会开着自己的农用三轮,一路沿临安—安徽的山脉中寻找黄荆柴和粽叶。

“每天光是砍柴就50公里路程起步,手上脚上都有被荆棘割到的伤口,但是忙得值得。”

20:00左右,他回到家中,对山货进行整理和烧柴。接近次日0:00,他才能躺下睡觉。“就端午前的个把月,靠自己能赚三万元左右,这样挺好的。”方志平满意地说。

民俗文化和绿水青山,成了如今农村的致富法宝。陶心月的团队不在村里要地,不在村里建房。他们制定了接待标准,把农家的闲置房变成了民宿客房,把农家的客厅、前院变成了农家乐。把农户的稻田租给城里人耕种……

吴爱芳,这位拿过临安“红烧猪蹄”一等奖的农家厨娘,如今每个双休日都要接待4桌左右的客人。

“我忙得没时间卖粽子,客人又会到其他农家去买,家家户户都有经济收益,大家忙得很有获得感。”吴爱芳说。

《橘子红了》的作者,祖籍浙江的台湾作家琦君,曾在一篇回忆家乡的散文中提到:那股子特别的清香,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……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。几十年来,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,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。

黄荆粽的起源不可考,但不少线索指向其由吴越之地向外传播。这一口清香,是童年的快乐时光。如今正飘向更好的未来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冰洋社团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