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绿虫”的真面目-焦点热文
六七月份炎热的南方,你有没有偶然见过樟树下的“大绿虫子”?
图片来源: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https://www.gbif.org/occurrence/3097396309
这些绿油油的“大虫子”是樟蚕的末龄幼虫,它们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呢?
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它们羽化的时间,快来看看吧~
城区里的樟蚕
伴随着温度回升,沉寂在山野间的小生命们蠢蠢欲动,而栖居在茧壳里的樟蚕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,循着春天的气息陆续羽化。
樟蚕,是鳞翅目(Lepidoptera )蚕蛾总科(Bombycoidea)天蚕蛾科(Saturniidae )樟蚕属( Saturnia)中多个物种的统称,它们大多在秋季到春季羽化成蛾。同样也可以单指樟蚕属在国内最常见的成员——樟蚕(Saturnia pyretorum)
樟蚕(S. pyretorum)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地区,以樟树为名,顾名思义以樟树为食。当每年春天樟树叶由绿转红,红叶纷飞之时,便是樟蚕蛾随灯起舞,繁殖下一代之际。
一只刚羽化的樟蚕停歇于茧壳上,可以通过十分狭窄的羽状触角以及宽大的翅辨认出这是一只雌性。
樟蚕全身以黑白为主,身体上覆有黑色长绒毛,白色翅面勾勒有黑色横带和锯线,翅基处黑色斑块配以紫红色横带,翅中室有四个大眼斑,眼斑周围点缀一圈金色,蓝色鳞片。颇有中国风水墨画气质。雄蛾触角呈宽大的羽状,而雌蛾体型大过雄性呈狭窄的羽状。
樟蚕(上雄性,下雌性)
右:樟蚕触角(上雄虫,下雌虫)
图片来源:嘉道理中国保育公众号
除了华南地区最常见的樟蚕(S. pyretorum)以外,其它地区也有樟蚕,如体型更为小巧的(S. cognata),分布可达北京、辽宁;西南地区的樟蚕种类更为丰富,如全身黑乎乎的( S. luctifera )、翅尖而长的( S. roseate )和翅面白净且圆润的(S. centralis ),它们栖息在西南山地的深林中。
几种常见樟蚕及拉丁名
樟蚕以幼虫度过春夏,以蛹度过秋冬,一年一代,成虫于春季羽化,往往越靠南方羽化得越早。在海南,樟蚕成虫出现在每年12月至来年2月;在华东则于1到3月羽化;而在北京,4至5月才能观察到成虫。
雌蛾破茧羽化后往往呆在茧附近,等待雄蛾前来交配。它们将翅呈屋脊状合拢停息,受到惊扰时则会展开双翅,反复扬起,试图用翅上的眼斑将入侵者惊走。早春的夜晚相当寒冷,樟蚕往往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震动翅来预热才能飞行,但寒冷的气温同样也限制了潜在的捕食者,为樟蚕创造出相对安全的繁衍环境。
樟蚕停歇时将翅膀合拢,呈屋脊状。
交尾后,雌蛾会将卵产在长势良好的小枝下侧,卵块两个一排,同时将腹部末端鳞毛覆盖在卵上。樟蚕卵期约大半个月,幼虫食性颇广,从樟科乔木到枫香树,胡桃、榆甚至玉兰都是常见的野外寄主。
低龄幼虫体色以黑色为主,喜好群聚。而高龄幼虫喜欢独居,取食时用臀足紧握小枝,伸长身体用胸足抓住叶子啃食,这种取食行为在幼虫体型较大的天蚕蛾科中十分常见,一来可以防止因叶柄断开掉落树下,二来可以很方便地一次性吃完一整片叶子,使得天敌难以通过有缺刻的叶子寻找到自己。
樟蚕的卵块产在小枝下侧,其上覆盖有鳞毛。
天蚕蛾科成员的幼虫,大多具有5个龄期,但樟蚕幼虫则与其不同,它们需要经过8次蜕皮才能化蛹,这也意味着它们有着长达2~3个月的幼虫期。有趣的是,在六七月份南方炎热时,樟蚕的末龄幼虫往往会在下午三点左右最热的时候,成群结队地从树冠上爬下来,在地面附近阴凉处休息,待傍晚气温下降时才重新回到树冠取食,因此在树干上爬上爬下的大绿虫常常引得行人惊叫不已。
樟蚕幼虫老熟后往往在树主干上群聚结茧,结茧时通常会选择枝桠分叉处,树皮缝隙里或者树旁的墙角。樟蚕的茧呈纺锤形,坚硬且致密,在茧上端留有一个隐蔽的羽化口,由相对疏松的丝构成。由于樟蚕的茧十分坚固,新结成的茧常常与陈年的旧茧混在一起,在树干上常结成一片,颇为壮观。
樟树主干上的樟蚕茧,左侧茧较新,右侧的茧风化严重。图片来源:http://www.hkwildlife.net/Forum/viewthread.php?tid=6001
作为与柞蚕(Antherea pernyi),蓖麻蚕(Samia ricini)同科的亲戚,樟蚕丝的利用同样有着古老的历史,大约在公元885年前后便已有记载。与柞蚕丝、天蚕丝不同,用樟蚕制出的丝有着坚韧耐水,置于水中透明无影的特点,可以制成蚕肠线(伤口缝线)和优质钓鱼丝,因此樟蚕以前也被称为渔丝蚕,海南岛便是过去樟蚕丝产量最大的地方。
蚕蛾丝制作的钓鱼线,强光下(右图)其透明且略带蓝灰色的质地,和尼龙鱼线在外观上很是相似。
图片来源:http://wormspit.com/silkgut.htm
由于樟蚕食量巨大,寄主广泛,樟蚕又有漫长的幼虫期和蛹期,野外的寄生率往往相当高。相较于树种多的混交林,单一树种的林地结构单一,物种多样性低,鸟类、寄生性昆虫等天敌数量少,林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,在这种情况下,樟蚕容易对樟、核桃、枫香、板栗、梨树等作物造成危害。
樟蚕一生在有卵、幼虫、蛹的不同阶段,各有着多种膜翅目与双翅目寄生性昆虫与之相对应。所以,创造良好的森林环境, 充分发挥各种天敌的抑制作用,使其发生量稳定保持在较低水平,是防治樟蚕成灾的主要途径。
“大绿虫”的真面目,向左滑动
图片来源:
https://www.gbif.org/occurrence/3903260749
樟树、核桃和枫香树在我国南方有着广泛的种植,趁着好春日,一起来观察这些身边的小精灵吧!
作者介绍甘昊霖
昆虫爱好者,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。
作者:甘昊霖
专家审校:常凌小
责任编辑:郑钰
排版编辑:张一涵
编辑:付琦
关键词: